物业管理工作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往往难以由某个企业或个人单独完成,而是由多个不同的专业企业和个人共参与,最终实现管理目标。参与物业管理的主要机构包括:
(1)开发商:开发商参与物业管理主要表现在:首次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对物业设施进行前期物业管理,但是应防止其作为业主之一单独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物业管理活动,以保障其他业主的物业管理主体地位。
(2)业主大会:是物业管理中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业主组成,充分体现业主的自治管理权。
(3)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受业主大会委托,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监督或者实行自治管理(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除外),同时协调处理个别业主权益与大多数业主权益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4)物业管理者:是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获得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5)各类专业服务公司:主要是指那些为物业管理工作配
套服务的专门机构,如专业清洁公司、保安公司、园林绿化公司以及各种设施维修服务公司等。
建设部发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中规定:按套或单元出售的商品房的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2)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石家庄物业公司
但并不是上述所有都能够作为公摊建筑面积。其中不应计入的包括: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其他购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经营性用房,需要进行分摊的,应在销(预)售合同中写明房屋名称、需分摊的总建筑面积。
具体到北京市,在2003年2月1日前,按规定不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1)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设施或架空层。另外,北京市房管局在2002年12月30日下发的《关于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自2003年2月1日起,除上述不能分摊的三种情形外,凡是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经营性用房的会所、储蓄所、娱乐活动室等,以及居委会、派出所使用的房屋也不能作为公用建筑进行分摊。对于这些不能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应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